气血失调可引起哪些月经病? 固本安宫止血汤
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,然气为血之帅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滞,滞甚则成瘀;气虚血亦虚,气寒血也寒等。气与血不仅在月经的正常行闭当中起着重要作用,而且血气失调也是导致月经病的重要病机之一。临床上常见的有气病、血病、气血同病几种类型。
(1) 气虚:气虚是指人体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所出现的病变,多与脾肺有关。因脾主运化,为生气之源,肺又主一身之气,脾肺气虚,功能虚弱,则会导致全身脏腑组织失养而致虚弱。气虚失于温熙,则见经行畏寒、经行小腹受凉、痛经等;气虚失于固摄,则见经行自汗、经来量多、崩漏等;气虚失于防御,则易患经行感冒、经行发热等。另外,如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经行心悸、经行倦怠等也与气虚有关。
(2) 气滞:气滞是指脏腑气机阻滞,运行不畅,以致升降出入失常所表现的病变。凡情志不遂、肝气郁滞;或饮食不节、胃肠郁滞等,均可导致气滞的病变。气机阻滞,运行不畅,经则不利,常见经行胸肋胀痛,脘腹胀痛或窜痛;若肝气郁滞,疏泄失常,则常见经行乳胀、经行心烦、经行善太息、经行情绪抑郁、月经先后无定期、痛经或闭经等。若胃气郁滞,胃失和降,则见经行呃逆嗳气、经行恶心呕吐等。若肺气郁滞,宣降失常,则见经行咳嗽,经行哮喘等。若脾气郁滞,运行失常,可见经行肿胀、经行泄泻、经行便秘等。
(3) 气逆: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,当降不降,逆而上行所出现的病机。多影响心、肺、胃、肝等脏器。可致经行头痛,经行头晕,经行耳鸣,经行心烦、经行失眠等。
(4) 血虚:血虚是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组织所出现的病变。凡各种出血,或因脾虚致血的化生不足,或因七情劳伤,阴血暗耗,均可导致血虚。血虚不能上荣,则见经行头晕,经行视物模糊等,血不养心则见经行心悸,经行失眠等;血虚经脉失养,则见经行手足麻木,经行四肢乏力等,血不养肝,冲任空虚,则见月经量少,经来色淡,月经后期,甚至闭经。
(5) 血瘀: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,瘀滞于脏腑、经脉或组织器官内,或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消散排出,留置于机体所表现的病机。血瘀可由多种因素导致。但往往与气滞有关,因为气为血之帅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亦滞,故血瘀也是血气不和的一种表现。瘀血留滞,血行不畅,经脉不通,脏腑组织则失于濡养,由于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,症状也不完全一样。临床常见的经行头痛,经行胸痛,经行胃痛,经行腹痛,多呈现刺痛且疼痛拒按,痛处固定不移者,多与血瘀有关。若血瘀胞宫者,则见经行后期,经色黑紫有块,痛经明显,若见闭经,个别病例可在小腹部出现癓积。
(6) 血热:血热是指血分为热,或热邪侵犯血分所出现的病变。凡情志不畅、郁而化热,或其他热邪扰及血分,均可导致血热为病。临床常见于月经先期、月经量多、崩中漏下、经行心烦、经行发热、经行衄血、经行失眠、经行神智失常等。
(7) 血寒:血寒是指血分感受寒邪所出现的病变,凡素体阳虚,或过食寒凉生冷;或外寒入侵,客于胞宫,血为寒凝,均可导致血寒为病。血寒所致之月经病,常见者如月经后期、经来量少、痛经、闭经等。
(8) 气血俱虚:气血俱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。久病不愈、气血两伤;或先天失血,气随血耗;或先有气虚,不能生血等,均可导致气血俱虚的病变。气血俱虚则脏腑形体食养,功能低下,多表现为面色萎黄不华或苍白,神疲乏力,不耐劳作,经行头晕,经行心悸,经行嗜睡,经行畏寒肢冷等,其表现每以经行中后期及经行过后为多。
(9) 气滞血瘀:气滞血瘀是指气滞与血瘀并见的病变。气滞可引起血瘀,血瘀也可导致气滞。一般情况下,此类病变过程,先则“气行不畅”继则“血壅而不濡”,瘀血既成之后,反过来又影响气血运行,两者互为因果,形成恶性循环,在临床上既有气滞的表现,又有血瘀的症状。多见于痛经、闭经、月经先后无定期、经行诸并发症等。
(10) 气血逆乱:气血逆乱是指气血失其调畅顺达而致逆乱的病。多由情志郁结,脏腑阴阳失调,气机紊乱所致。临床多见于经行心烦善怒、经行失眠、经行吐衄、经行头痛、经行神智失常。固本安宫止血汤
来源:http://www.gongxuezhiliao.com/ |